镇江,这座枕于长江之畔的历史名城,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,每一页都镌刻着岁月的辙印,写满了故事。千百年来,无数文人墨客、英雄豪杰纷至沓来,在此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。他们挥毫泼墨,留下了不朽的诗篇;他们的跌宕经历,让镇江的山川楼阁、街巷古渡都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底蕴,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历史的芬芳。
镇江文旅集团将持续推出《跟着历史名人游镇江》系列节目,诚邀您沉浸式感受镇江历史的厚重,品味文化的馥郁芬芳,开启一场触动心灵的难忘之旅 。
镇江南山,一座浸润着诗情画意的“城市山林”,与北宋书画大家米芾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米芾,这位以癫狂著称的艺术巨匠,17岁随父母迁居润州(今镇江),直至58岁离世,近四十载光阴与南山相依相伴。
他以笔墨为南山点睛,南山以灵秀为他铸魂;他用生命解读山水,山水用永恒铭记他的传奇。米芾一生,不慕权贵性情旷达,南山,成为他远离政治纷扰、潜心艺术创作的净土。
他在此营建了三处居所——宝晋斋藏尽天下墨宝,海岳庵卧听松涛阵阵,鹤林寺静候晨钟暮鼓,这三处地方被好友苏轼戏称为“狡兔三窟”。
其中,海岳庵是他最钟爱的隐居地,曾挥笔写下:“我爱镇江山,山色如画图。”在这里,他可以观云起云落悟笔法变幻,听溪唱鸟鸣得墨韵灵动,南山不仅是他的栖身之所,更是他艺术生命的源泉。
南山四季不同的朦胧景致,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绘画灵感。让他不禁发出感慨:“烟雨南山开画本”。
他凝视黄鹤山云雾流动的姿态,揣摩山林间光影变幻的妙趣,首创“泼墨点染”技法。这种技法,让墨色在宣纸上自然晕染,让笔触在挥洒间随性流转,开创了写意山水的先河,后世称之为“米氏云山”。
代表作《鹤林烟云图》绘尽雨中山色,《云起楼图》写活雾里层峦,皆以南山实景为蓝本,将江南山水的灵秀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米芾深爱南山“离尘不离城”的特质,亲笔题写“城市山林”匾额。这四字,道尽了此地既有“明月松间照”的清幽,又有“人间烟火气”的便捷;既有“行到水穷处”的野趣,又有“举步即市井”的通达。
这一称谓被后世沿用,成为镇江最鲜明的文化标识,至今仍镌刻在招隐寺山门的牌楼上,见证着米芾与南山跨越千年的深厚渊源。
今日的南山,宝晋斋的墨香仿佛还在空气中弥漫,海岳庵的石桌似乎仍留着他挥毫的痕迹,鹤林寺的钟声里依稀能听见他的吟咏。漫步其间,仿佛仍能看到那位潇洒恣意的画家,在烟雨朦胧中铺开素卷,以山为笔,以水为墨,将南山的风华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卷之上。
一处诗意一处景,欢迎您来镇江,重走历史名人之路,在山水间读懂米芾,在墨韵中邂逅南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