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有导游大赛冠军,这里有持证高级导游,这里有文史专家,形象大使、旅游博主…… 镇江文旅集团将持续推出《金牌说》系列节目,通过古迹串联历史,让历史还原真相,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独特的视角探寻美景背后的故事,一同揭开镇江神秘的面纱。
进入南山招隐景区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标志性建筑——著名的“招隐”牌坊。
这是一座古老而高大的石质牌坊,牌坊以青石为建筑原料,采用了卯榫工艺雕砌而成,为典型的三门四柱冲天样式。
牌坊顶部,在石额上刻有六字篆书的“宋戴颙高隐处”,下镌“招隐”两个大字。在牌坊的四根石柱上镌有两副楹联,内联为:“读书人去留萧寺,招隐山空忆戴公”。外联为:“烟雨鹤林开画本,春咏鹂唱忆高踪”。
在整个牌坊上,最显眼的便是那“招隐”二字。这两个字,内涵大有意趣。所谓隐者,大都是名人名士,入隐后,总有求贤者,想“招”他出山,于是有“隐”便有了“招”,其中的典型便是戴颙。这位东晋、刘宋两代间的著名雕塑家、音乐家常年隐居于招隐山中,谱就了《游弦》《广陵》《止息》这三部千古绝唱。南朝宋武帝刘裕爱慕戴颙的才华,招其入朝为官,然而戴颙却一再婉拒。这一“招”一“隐”传为千古佳话,而这也正是“招隐”一名的由来。
而与“招隐”密切相关的除了戴颙还有两位,一位是编撰了《昭明文选》的昭明太子萧统,内联中“读书人去留萧寺”正是寄托了对萧统的不尽思念,而另一位就是精通文、艺二道,在南山开创了“米家山水”画派的米芾和他的儿子米友仁,外联中的“烟雨鹤林开画本”正是对这位“宋四家”之一的赞许。
古老的“招隐”牌坊,不仅是镇江古代隐士文化的缩影和见证,也体现了镇江“城市山林”的佳境。
金牌讲师团
陈冰玉
江苏省优秀导游
镇江市金牌导游
镇江市五一技术标兵
镇江市巾帼建功